• 【三下乡】八一展览寻草席,非遗文化悟心里

    发布人: 李丹琳  2023-07-25   发表在:团学活动   阅读:

    多彩非遗薪火相传,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吴翔教授的带领下,广州新华学院逸仙·始兴社会实践队于7月9日抵达始兴县沈所镇八一村革命历史展览馆,聆听陈馆长讲述非遗文化外营草席的往昔与今朝,并对陈馆长进行采访。

    非遗明珠灼灼华

    打开外营草席展览馆的大门,迎面而来的是制作草席的工具—席床。陈培育老馆长自豪地为队员们讲解到,外营草席历史悠久,比一般的草席要厚,而且具有冬暖夏凉、防潮、爽汗等优点,一张草席至少可以用二十年以上,但制作草席的工期较长,两人合作大概一年才能制作30张草席。随后,陈馆长十分热情地向队员们介绍制作草席的方法:需要两人一起合作,一人握席扣,一人穿席草,穿好席草后,握紧席扣用力使耙样的木条向下撞击,重复两千多次才能制作出一张草席。

    22708


    图一:晾晒过后的稼草

    征求过陈馆长的同意后,队员们学习并体验席床的使用。队员体验后说道:“工具比较重,需要双手同时抬起。”可想而知,在抗战时期村民们为战士制作足量的草席付出了多少努力。

    随后,队员们对陈馆长进行了简短的采访。“虽然草席的传承人越来越少,使用的人群较少,加之传承空间受限,但它作为一段历史的见证者,其魅力与价值永存”,正如陈馆长所说的:“虽然外营草席未来的发展空间较小,但是我希望它存在过的历史能被世人知晓”


    图二至图三:草席制作流程图

    及队员们尝试使用制作草席的工具

    通过今天的参观和学习,队员们了解了外营草席的发展历程并深刻感悟到草席存在的意义。即使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精细的手工编织技术也不该被遗忘,它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也不能被遗落。虽然在这巨浪冲涌的大时代下,队员们的微小努力可能不是那么起眼,但队员们希望去做好一个非遗文化的学习者、爱好者、传承者,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F05FF


    图四:大合影(前排左二:老党员邓良堃同志 左三:陈培育馆长)

上一篇:【三下乡】探陂洋特色,显青春之力
下一篇:【三下乡】走进红色瑶乡,追溯烽火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