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委〔2018〕54号-关于组织开展2019年第十五届“挑战杯” 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 校内竞赛的通知

    发布人: 陈忱  2018-12-17   发表在:通知发文   阅读:


    各二级学院(直属系)团组织: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自1989年创办以来,日益受到高校广大师生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被誉为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奥林匹克”赛事。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三级赛事,分为全国赛、省赛、校级赛。广东省省赛将于2019年3月至6月举行。为选拔优秀作品代表我校参加省赛,进而为第十五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孵化优秀的作品,校团委决定组织开展第十五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活动时间

    2018年12月—2019年3月



    活动宗旨

    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进取、迎接挑战



    竞赛目的

    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参赛资格与作品申报


    参赛资格

    1.我校2019年7月1日仍注册在校的全日制本科生。

    2.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2019年7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作品要求

    1.竞赛作品应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和现实应用性;从实际出发,能够体现学校优势学科特色,且侧重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以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为宜),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含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包括学术论文、科技建议。要求论证严密、文字简洁、有说服力,经得起理论推敲和实践检验。根据作品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应用性进行综合评定。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包括学术论文、调查报告、咨询报告。主要从成果的思想性、理论性、学术性、规范性、应用性、研究方法、语言逻辑以及社会反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

    (3)科技发明制作类:包括科技发明和技术开发。又分为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制作投入较小,对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根据其新颖性、创造性、先进性、实用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4)发明制作类作品申报时必须附有研究报告,并提供图表、曲线、实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照片)。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也可一同附上。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类参赛作品,每篇论文在8000字以内,每份调查报告在15000字以内。

    所有作品均要以学生为主设计,撰写完成,可参加展示,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先进性、理论性和现实意义。


    2.参赛作品可由个人申报和集体申报。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超过两个;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进行申报。

    3.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4.鼓励申报已在各类高级别期刊(权威)发表或已申请科技发明专利的优秀学术科研成果。



    竞赛组织日程与安排

    1.(2018年12月3日— 12月25日)组织申报阶段

    各二级学院(直属系)团组织组织参赛队伍报名,指导参赛学生填写《作品申报书》(附件1)【注:《作品申报书》填写已有内容即可,如项目还未完成,不要求全部填写】。申报2019年“攀登计划”项目原则上必须全部参与申报。


    2.(2018年12月25日—2019年1月4日)汇总预审

    各二级学院(直属系)团组织针对项目进行资格审查,挑选符合要求的作品进行申报,并填写《参赛作品汇总表》(附件2)。电子版材料发送至:zdxhxtwcxcy@163.com。纸质版交至两校区团委办公室(广州校区-行政楼202;东莞校区-格物楼②B215)。


    3.(2019年1月5日-2月28日)项目指导与完善

    校团委将根据申报项目的学科类别,组织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服务中心导师库导师对项目进行评阅,提出有针对性的修改意见,促进团队更好的完善作品材料,由二级学院(直属系)团组织重新报送最新材料(含纸质版、电子版)。


    4.(2019年3月初)书面复审、答辩

    校团委组织专家对最终参赛作品进行书面复审、答辩并评出入围项目代表学校参加第十五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评审奖励

    1.评审方式

    以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理论性和现实意义为基本标准,由二级学院(直属系)团组织对上报作品进行预审,负责作品的资格审查,校团委进行书面复审和终审答辩,并提出奖励名单。


    2.奖励方式

    竞赛按三大类作品分别评选,入围作品将成为代表我校参加第十五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作品将按《关于印发<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学分认定和转换管理办法(试行)>》(中新教〔2017〕1号)及《关于印发<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2017年修订)>》(中新院〔2017〕37号)相关规定给予奖励。



    工作要求

    为了保证比赛工作的顺利进行,各二级团委需大范围发动学生了解“挑战杯”的相关内容,开展宣传、组织等工作。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各二级学院(直属系)团组织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推进方案,做好安排部署,切实把活动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2.广泛动员,大力宣传。

    各二级学院(直属系)团组织要广泛利用微信公众号、摆摊等形式积极主动进行宣传,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深入发展。


    3.精心指导,力求实效。

    各二级学院(直属系)团组织要对参赛团队和参赛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提供必要的人员和经费支持;请各二级学院(直属系)团组织积极开展工作,于2019年1月4日前报送作品至校团委。



    联 系 人:刘佳兴  张梓彤

    联系电话:0769-82676842

    报送邮箱:zdxhxtwcxcy@163.com


    附件:

    1.作品申报书

    2.参赛作品汇总表

    3.作品方案要求



    共青团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委员会

    2018年12月10日


上一篇:团委〔2018〕55号-关于印发《关于全面推广应用广东“智慧团建”系统 加强和改进基础团务管理工作 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下一篇:团委〔2018〕53号-关于做好2018年共青团基本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