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团组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决策部署,深入实施科技创新人才战略,根据《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管理办法(2025年修订)》(粤财行〔2025〕12号)有关规定,现启动2026年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攀登计划”专项资金)校内项目征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时间
2025年10月28日至11月28日
二、申报对象
广州新华学院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三、申报项目类别
项目类别聚焦助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科创实践研究,具体包括产业发展、文化建设、公共服务、科技服务四类。
(一)产业发展
围绕岭南特色产业、海洋产业、乡村集体经济等,通过科技赋能、创意转化市场运营等方式,助力推动地方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
(二)文化建设
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建筑、特色文化产业等0,开发系列文化产品,打造线下文化阵地,助力推动岭南文化创新发展。
(三)公共服务
围绕规划设计、教育医疗、法律法治、创新创业、绿美广东建设等,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积极建言献策,助力推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现代化。
(四)科技服务
围绕县域科技攻关、科创落地、科学普及等,在县域“产业链”“人才链” “创新链” 发展上提供支持,助力打通县域科创“最后一公里”和科创人才队伍建设。
四、申报要求
1.申报项目须以团队形式申报,允许跨校组建团队。项目团队学生总人数不超过15人,应建立梯队式人员架构,由高年级学生牵领低年级学生开展研究,可以指定双负责人。每一申报者同年只能申请1个项目。
2.申报项目实施周期为两年,自立项结果公布之日起算。项目在执行过程中禁止变更项目名称或项目研究方向。
3.申报项目必须包含实质性的学术科技创新成果,要求具有一定科学性、先进性和现实意义。申报项目须以学生为主设计,独立完成,能够参加展示。项目无知识产权归属纠纷(必须为学生主持的项目)。
4.申报项目须配备3至5名指导老师,其中至少配备一名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且至少一名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指导老师。
5.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以及立项前获省级及以上财政资助的项目等均不在支持范围之列。
6.专项资金仅接受学校统一申报,不接受个人单独申报。
7.申报项目选题要求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重点鼓励围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四大方向(产业发展/文化建设/公共服务/科技服务)开展研究。
8.其他申报项目具体要求、分类及资助金额详见《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管理办法(2025年修订)》(附件1)
五、结项要求
立项项目结项需要满足两个基础条件,并在研究过程中重点项目需从以下三个方向中选择两种作为项目的具体结项方式,一般项目需从以下三个方向中选择一种作为项目的具体结项方式。
用于申请结项验收的项目成果,参与成员必须有学生团队成员。其中,论文的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应为项目团队成员。超标完成结项要求的项目,经团省委和团省委委托的专家组研究,可评定为优秀结项项目。
(一)基础条件(必须全部满足)
1.所有立项项目均需要参加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
2.所有立项项目均需要参加“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或“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校级及以上级别比赛。
(二)具体结项方式(重点项目三选二,一般项目三选一)
1.科研效益方面
重点项目要求在核心期刊或SCI、SSCI、 EI、CSSCI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论文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须为项目团队成员),获得“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赛特等奖或“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省赛金奖可以代替发表论文用于结项验收;一般项目要求发表1篇学术论文(作者要求同上),获得“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赛一等奖及以上或“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省赛银奖及以上可以代替发表论文用于结项验收。
2.经济效益方面
项目要求直接或间接产生一定经济效益,包括获得政府或第三方购买服务、通过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获得收益、竞赛评比获得奖金、助力政府和企事业单位降本增效并取得有关证明等。
3.社会效益方面
项目要求产生明显社会效益,包括获得省直有关单位主办“百千万工程”相关项目活动的省级荣誉、研究成果获市厅级或以上领导肯定批示、项目形成典型案例在县域推广应用获县级或以上行政主管部门认可、其他团省委研究认定的显著社会效益(如:重要媒体宣传报道、明显增加群众收益、创造良好就业机会等)。
(三)特别说明
立项评审结果公示前取得的研究成果不作为结项验收依据。
六、报名方式
1.查看附件,获取相关申报资料。
2.各二级团组织组织参赛团队报名,指导参赛团队根据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作品申报书模板填写项目内容,并收集相关团队的电子版申报书。
3.各二级团组织针对项目开展预评审,挑选出符合要求的团队申报书,并于11月28日24:00前将《2026年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作品申报书》(附件2)及《2026年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作品申报汇总表》(附件3)电子版以压缩包形式报送至邮箱:zdxhxtwcxcy@163.com(压缩包命名:院系+2026年“攀登计划”申报汇总)。
4.后期校团委将邀请专家进行校内评审工作。
七、注意事项
1.申报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和省关于高校科研学术行为的有关规定和程序。项目申报人(负责人)、参与人有伪造或者变造申请材料的,撤销当年申请项目资格;申报项目已决定资助的,撤销原资助决定,追回已拨付的专项资助经费。
2.剽窃他人科学研究成果或者在科学研究中有弄虚作假等情节严重的行为,一经查实,由团省委直接做出终止资助项目实施的决定。
3.有以上违法情形之一的,5年之内不得申请或者参与申请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项目。
4.项目专项资金使用须严格遵循《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范围(科研业务费/差旅会议费等),严禁用于无关支出。结项时需提交资金支出明细表、进度表、大额支出凭证等资料,未达标项目将削减下年度资助指标。
附件:
1.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管理办法(2025年修订)
2.2026年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作品申报书
3.2026年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作品申报汇总表
共青团广州新华学院委员会
2025年10月28日
(联系人:李梦华、梁晓琪 联系电话:076982676842)
编辑:余海岚、詹馨瑜、张 翌
初审:韦庭新
复审:郑 潇、刘幸怡
终审:代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