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车充电别任性!这些规则不遵守,爱车可能被清理——《广新保卫〔2025〕1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非机动车管理的通知》学习(三)

    发布人: 郑潇  2025-11-07   发表在:学习专区   阅读:

    停车充电别任性!这些规则不遵守,爱车可能被清理——《广新保卫〔2025〕1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非机动车管理的通知》学习(三)

    不少同学骑完非机动车,随手一停、随便一充就完事?大错特错!学校非机动车停放及充电管理规则已明确,乱停乱充不仅影响校园秩序,还可能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今天就带大家吃透这些规则,做“规范停充小达人”!


    1

    ❌先踩“停充禁区”:这些行为绝对不能有!

    不管你是自行车还是电动自行车车主,以下行为都是“高危雷区”,轻则车辆被拖移,重则可能面临校规处理,快自查有没有中招!


    1. 乱停乱放“零容忍”:这些区域绝对不能停!

    禁停区域清单:消防通道、人行道、草坪、教学楼门口、宿舍楼道口等,尤其是消防通道,被称为 “生命通道”,乱停会阻碍应急救援,哪怕只停几分钟也不行;

    违规后果:一旦发现违规停放,学校会先提醒整改,拒不整改或屡犯的,车辆会被清理拖走,屡犯者还会按校规处理。


    2. 食堂周边停车“有期限”:别把流动区当“固定车位”!

    食堂周边的流动停车区,仅限用餐高峰(比如午11:30-13:00、晚17:30-19:00)临时停放,吃完饭后一定要及时把车骑走,禁止长期占用(比如停一整晚、停一整天),不然会影响其他同学临时停车,车辆也可能被标记提醒!


    3. 报废车辆“别占位”:不及时处理会被统一清走!

    自己的车要是坏到没法修、达到报废标准,一定要及时办理销牌手续,然后把车移出校园,别让它在宿舍楼下、停车区“长期躺平”;

    学校会定期清理无牌车、废弃车(比如落满灰尘、轮胎没气的车),清理前会公示,公示后没人认领的,会统一处置,到时候想找都找不回!


    4. 电动自行车“进楼充电”:危险又违规

    这是最容易引发火灾的“致命操作”,必须重点提醒:

    严禁把电动自行车或电池推进办公楼、学生宿舍、教学楼、图书馆等楼宇,哪怕只是“推进楼道放一会儿”也不行;

    严禁私拉电线充电(比如从宿舍窗户扯根线下来给车充电),私拉的电线没有安全保护,容易短路漏电,之前就有高校因私拉电线充电引发火灾,烧毁多辆电动车,甚至危及学生安全


    2

    ✅ 再学 “规范指南”:这样停充才正确!

    掌握了“禁区”,再来看看合规停充该怎么做,简单3步,轻松达标!


    1. 停车:认准“划线区域”,有序停放

    找校园里划了非机动车停车线的区域(一般会标“自行车停放区”“电动自行车停放区”),停车时按顺序放,别东倒西歪、别占用多个车位,确保其他同学能正常停车;

    不确定哪里能停?可以看校园地图标注的停车点,或问安保人员,别凭“感觉”乱停。


    2. 电动自行车充电:只用 “集中充电桩”

    充电必须去学校设置的集中充电桩(柜),比如宿舍区、停车区旁的充电桩,这些设备有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安全有保障;

    充电时要用合规的充电器(最好是原车配套充电器),别混用不同品牌的充电器,还要定期检查电池线路(比如看有没有破损、漏液),发现问题及时维修,防范火灾隐患。


    3. 发现违规:及时提醒或上报

    如果看到身边有同学乱停乱放、私拉电线充电,可以友好提醒对方遵守规则;要是对方不听,或发现长期占用车位的废弃车,可联系保卫处(一般校园里有保卫处电话公示),一起维护停车秩序。


    3

    🎬 场景:这些情况该怎么处理?

    看完规则还迷糊?来看看几个常见场景,教你正确操作:


    场景 1:在食堂吃完饭,想把自行车停在食堂周边流动区,下午没课想晚点骑走

    ❌ 错误做法:“反正下午没人用,先停着吧”,直接离开;

    ✅ 正确做法:吃完饭后立刻把车骑到固定停车区,流动区仅限用餐高峰临时停,别长期占用。


    场景 2:电动自行车快没电了,宿舍楼下没有充电桩,想把电池抱回宿舍充电

    ❌ 错误做法:“就充一晚上,应该没事”,抱着电池进宿舍;

    ✅ 正确做法:去校园里其他有充电桩的区域充电(比如教学区旁的充电桩),哪怕多走几步路,也别把电池进楼,安全第一。


    场景 3:发现宿舍楼下有辆废弃自行车,落满灰尘,一直没人骑

    ❌ 错误做法:“不关我的事,假装没看见”;

    ✅ 正确做法:记录下车辆位置、外观特征,上报给保卫处,方便学校后续清理,腾出停车空间。


    📢 温馨提醒

    非机动车停放和充电,看似是“小事”,实则关系到校园秩序和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每一条规则背后,都可能藏着之前发生过的安全事故(比如火灾、通道堵塞导致的救援延误)。遵守停充规则,不仅是遵守校规,更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


    编辑:张文乐

    初审:韦庭新

    复审:郑   潇、廖婧怡

    终审:代   亮



下一篇:校园骑行“红绿灯”:有证也不能随便骑!——《广新保卫〔2025〕1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非机动车管理的通知》学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