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载弦歌不辍,乡野间青春作答!为赓续二十年实践育人底色、持续深化“三早”教育特色、强化青年乡村振兴使命意识,校团委于2025年11月14日-15日举办了广州新华学院 2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 2025 年暑期“三下乡”实践成果展。这场校庆与实践成果的双向奔赴,既是二十载育人初心的生动回望,更是以青春之力回应时代召唤、以实践之果献礼校庆的责任担当。


图1-2:活动现场
学校党委书记郝登峰,副校长李毅,纪委书记、人力资源管理处处长林源,校长助理、教务处处长蔡映辉,党委组织部部长殷丹,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刘景毅,财务处处长黄荣芳,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陶强,校工会副主席欧衍伽,党委办公室副主任陈忱,英德市九龙镇党委委员、团委书记刘德文,以及各二级院系院长、副院长、党总支副书记、团属班主任,各二级院系团委书记、副书记、各突击队带队老师、学生代表出席开幕式。校团委书记代亮主持本次开幕式。

图3:开幕式合影
学校党委书记郝登峰在致辞中,对参与 “百千万工程” 突击队行动的全体师生所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同时围绕 “三下乡” 与 “三上” 的核心内涵,分享了关键观点:
他首先强调,“三下乡” 不能只停留在科技、文化、卫生的表层服务,更要实现 “深度下沉”—— 师生要从大学下到乡村中小学、从大城市下到农村,不仅人要下去,思想、观念、心里、情感更要下去,真正扎根到农民伯伯身边,与农民紧密结合,让实践服务真正贴近乡村需求。

图4:学校党委书记郝登峰致辞
同时,他指出实践不能只有 “下”,更要做好 “三上”:一是思想情感观念 “上” 到党中央,紧跟中央部署,在基层实践中践行中央精神;二是师生素质 “上” 升,以服务乡村为契机积累经验、提升综合能力,实现自我成长;三是学校创业水平 “上” 台阶,鼓励团队跳出固有思维,依托校团委资源探索自主创业,将实践创意转化为创业成果,打造新华特色实践创业品牌。

图5:校团委书记代亮发言
校团委副书记李梦华介绍到,今年学校依托三全育人促进中心实践育人空间,孵化 “乡采集市” 品牌项目,以 “采集、采风、风采” 为核心搭建展示平台。本次市集实现两校区二级团组织 100% 参与,按六大实践模块系统布展,37 支突击队紧扣专业特色,带来农特产品、IP 文创、健康服务等丰富展品,全方位呈现 “三下乡” 实践成效。

图6:校团委副书记李梦华发言
开幕式上的精彩环节中,“潮”砌蓬勃突击队和揭美乡村突击队分别献上潮汕嵌瓷情景剧《给嵌瓷写一封“青春信”》和三下乡成果展示集市的直播专场《乡约青春・好物直送》,让现场观众真切感受到各突击队的实践成果与精神风貌。


图7-8:突击队节目展示
活动现场,校领导与师生们亲切互动,高度认可各突击队的实践成效,鼓励同学们继续以青春之力赋能乡村振兴,书写青年担当。

图9:活动现场
在现场分享的师生中,有一位来自外国语学院 24 商英专业的同学格外引人注目,她是寻路东江筑梦非遗突击队的成员杨孟纱。谈及此次乡采集市的感受,杨孟纱难掩触动,她说现场布置亮眼、各摊位展品丰富,而自己团队的支教故事更是让她回想起来仍会动容;更让她惊喜的是,这次还幸运地拿到了三等奖,她特别提到要感谢现场抽中自己的领导,这份意外的收获让她对此次实践的记忆更加深刻。

图10:活动现场
参与卫生下乡的声暖乡音突击队成员卓彦烨也分享了实践经历。他们的实践地点是学校挂牌的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九龙镇实践基地,聚焦当地突出的 “一老一小” 弱势群体开展服务。针对老年人推出健康筛查服务,涵盖血糖、血压、认知功能、嗅觉评估,以及专业特色的纯音测听和外耳道检查。其中纯音测听引入临床级仪器,能精准测量老年人听力下降情况,让服务更具专业性。谈及乡采集市的收获,该成员表示,参观各个摊位看到了其他团队的亮眼特色和优异成果,为明年的下乡实践提供了宝贵借鉴,也获得了互助学习的机会。
本次活动创新采用集市形式,全面呈现青年突击队扎根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果与宝贵经验。现场氛围热烈,各类特色摊位琳琅满目,涵盖文创、农产品、非遗体验等多个品类,赢得了师生们的积极参与和关注。




图11-14:活动现场
本次实践成果展示活动意义深远,既有效呈现了学校青年突击队在 “百千万工程” 突击队行动与暑期 “三下乡” 中的实践成效,激发了师生群体对乡村振兴的支持热情与参与意愿,更是学校推进社会实践育人工作、强化青年乡村振兴使命意识的重要实践。同学们以青春之姿服务乡村,将个人成长与乡村振兴事业紧密结合,在实践体验中收获了宝贵经验。未来,学校将持续赋能青年学子,鼓励大家积极投身基层社会实践,在助力乡村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图:校团委实践部社会实践服务中心
文:代京云、高 瑶
编辑:方伟涛 张文乐
初审:张淑怡
复审:郑 潇、陈绮汶
终审:代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