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院(系)团组织:
现将《广州新华学院基层团组织“班团一体化”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组织实施与落实。
共青团广州新华学院委员会
2021年9月15日
(联系人:黄 琳 联系方式:020-87065651)
为切实落实从严治团要求,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根据《共青团中央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深化学校共青团改革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团粤联发〔2020〕19号)的文件精神,为提升共青团在基层组织的主体作用,巩固和优化各班团支部及班委会一体化,结合学校共青团工作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实施范围
各基层团支部[不含临时团支部、出国(境)学生团支部、暂缓就业团支部]
二、工作原则
坚持党建带团建。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将团支部的活力提升作为党建带团建以及团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指导、支持团支部建设和工作开展。强化“一切工作到支部”的理念,突出以团支部为核心的班集体建设,充分发挥团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思想引领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
三、基本目标
(一)提升团员参与活力
致力于解决团员荣誉感欠佳,团员教育管理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规范团员发展,加强团员教育管理,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动关心团员青年的成长进步,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切实提高育人实效。通过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团支部的设置方式、成员配备,促进更多团员青年积极参与支部建设,推动团支部的各项工作和相关建设。
(二)提升组织运行活力
致力于解决团组织运行不规范,团支部功能虚化、凝聚力不强、影响力不高等问题。通过加强和改进团支部的基础团务管理、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开展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运用新媒体手段加强管理、引导、服务和宣传,有效实现班级团支部科学层级化和有效扁平化,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提升团支部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明确支部职责
明确团支部的工作职责和功能内涵,理顺团支部与班委会关系,团支部、班委会协同共进、分工合作。团支部负责思想引领、组织建设、推优入党、评优评先、网络引导、志愿服务等工作,且重要事务须经支委会通过,由团员大会决定;班委会负责统筹班级日常管理等工作。
1.组织团员青年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章、团章和党团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等基本知识和业务。学习革命前辈事迹,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主法治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制不文明行为,坚决同各种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弘扬网上主旋律,正确对待、理性使用网络。
2.宣传、执行党和团组织的指示和决议,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找准服务大局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充分发挥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团员先进性评价要与时俱进,加强新时代团员先进性建设,确保团员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爱国、爱党、爱团相统一,拥有家国情怀和时代责任,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团员队伍建设。
3.对团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及时更新团员、团干部信息及奖惩信息,全面准确记录团员成长发展轨迹,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监督团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团员的权利不受侵犯。做好团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加强和改进流动团员、结业团员、暂缓就业团员、出国(境)团员的管理,及时办理超龄团员的离团手续。维护和执行团的纪律,依规稳妥处置不合格团员。做好团费收缴、各类团务数据统计、团组织管理等工作。
4.团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1年,按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的相关要求,做好团的换届选举工作。对要求入团的青年进行培养教育,做好常规性发展团员工作,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程序、严肃纪律,做好“推优入党”工作,发现、培养和推荐团员中的优秀人才。
5.密切联系,服务青年,向青年有效传播党的主张,凝聚广大青年的智慧和力量,了解、反映团员和青年的思想、要求,关心团员和青年的学习、工作、生活和休息,关怀帮扶困难团员,组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及文体艺活动。
6.落实“三会两制一课”,组织开展丰富、有益的主题团日活动,增强支部团员和青年之间的团结意识和互帮互助意识,营造积极向上、和睦、有朝气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动员团员青年学习“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做到每期必学,关注团员每期参学情况,及时提醒团员青年学习,同时要以身作则,积极学习,提升自我,引导同学。
四、组织设置
(一)设立支部委员会
成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广州新华学院XX学院XX级XX专业支部委员会,简称“广州新华学院XX学院XX级XX专业团支部”(自2021年新建支部起启用)。支部团员人数应控制在50人以内;个别支部团员人数超过50的,应向上级团组织申请,经批准后,控制在100人以内。
(二)明确支部委员配备
支部委员须为共青团员,且由团员大会选举产生。支委设支部书记、宣传委员(网络文明宣传员)和组织委员。委员数应为单数且不超过3人;支部团员人数在100人以内的,委员数不超过5人。团员大会召开后,团支部和上级团组织应在1个月内,建立、完善“智慧团建”系统中团支部及团干部相关信息。
五、人员设置
(一)支部书记兼任班长
团支部书记兼任班长,完善支委会和班委会协同工作机制,倡导学生党员担任团支部书记。
(二)支部书记兼任党章学习小组学生负责人
团支部内若无中共党员、支部书记应从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共青团员中择优推选,且在团员青年中有较高思想政治觉悟及威望,能肩负起支部内党章学习小组学习任务。
六、推进步骤
(一)组织实施
各二级团组织要将“班团一体化”工作作为深化共青团改革的重要内容,结合工作实际,细化通知的各项内容要求,认真思考、积极谋划,明确工作目标和具体工作举措,于每年9月底前制定出形成切实可行的工作推进计划,合理引导和督促基层团支部落实“班团一体化”工作。
(二)推动完成
各二级团组织应于10月底前完成基层团支部“班团一体化”推进工作,并将本单位完成情况报送至校团委。校团委就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
(三)年终考评
各二级团组织于11月10日前向校团委提交《广州新华学院基层团组织“班团一体化”落实情况汇总表》(附件)和成文的工作总结(纸质版交至两校区校团委办公室、电子版发送至ytw-zzb@zdxh.cn)。工作总结应涵盖各所有基层团支部的机构设置、配备情况、工作开展情况、支部委员简介、二级团组织指导工作或典型做法等方面,鼓励使用数据、图表等形式体现工作成效。
(四)构建工作常态机制
11月20日前,校团委将对基层团支部的实施情况和推进成效进行系统考评,列入二级院(系)团组织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内容,将优秀工作经验和创新做法进行梳理提炼,并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推广运用,积极推动学校共青团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