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团组织:
为切实落实从严治团要求,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我校于2018年起推进实施“班团一体化”建设,在提升共青团在基层组织的主体作用,巩固和优化班级团支部及班委会一体化机制建设中取得阶段性进展。根据《共青团中央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深化学校共青团改革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团粤联发〔2020〕19号),结合我校共青团工作实际,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实施范围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2020级各专业团支部及2018级专插本各专业团支部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党建带团建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将团支部的活力提升作为党建带团建以及团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指导、支持团支部建设和工作开展。强化“一切工作到支部”的理念,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引领这一核心任务,突出以团支部为核心的班集体建设,充分发挥团支部的核心作用。
(二)强化问题导向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是着力解决团组织运行不规范,团支部功能虚化、凝聚力及影响力不高;解决团员荣誉感缺失、团员教育管理办法缺乏、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三)明确支部职责
理顺团支部与班委会关系,团支部、班委会要协同共进、分工合作。团支部负责思想引领、组织建设、推优入党、评优评先、网络引导、志愿服务等工作,班委会负责统筹班级日常管理等工作。
三、基本目标
(一)提升组织的运行活力
规范团员发展,加强团员教育管理,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加强和改进团支部的基础团务管理、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开展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激励先进支部,整顿后进支部。运用新媒体手段加强管理、引导、服务和宣传,有效实现班级团支部科学层级化和有效扁平化,推进“班团一体化”工作开展落实。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提升团支部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提升团员的参与活力
主动跟进支部团员青年的成长进步,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创新团日活动的形式载体,紧密结合团员青年兴趣特点开展,确实提高活动的育人实效,增强团支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通过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团支部的设置方式、成员配备,促进更多团员青年积极参与,推动团支部的各项工作和相关建设。
(三)提升工作的开展活力
明确团支部的工作职责和功能内涵,促进团支部的工作开展更具针对性、时效性。完善组织工作决策机制,评奖评优、推优入团、推优入党等重要事务须经支委会通过,由团员大会决定。开展“三会两制一课”,提高团课的参与面、吸引力。
四、组织设置
(一)设立支部委员会
成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山大学新华学院XX学院2020级XX专业支部委员会 (简称“中山大学新华学院XX学院2020级XX专业团支部”)。按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的相关要求,支部团员人数应该控制在50人以内,个别支部团员人数较多的,不能超过100人。
(二)明确支部委员配备
支部委员由团员大会选举产生。支部委员必须为共青团员。支委设支部书记、宣传委员(网络文明宣传员)和组织委员。委员数应为单数,且不超过5人,支部团员人数在50人以内的,委员数不超过3人。团员大会召开后,上级团组织和该团支部应当在1个月内,建立、完善“智慧团建”系统中团支部相关信息。
五、人员设置
(一)支部书记兼任班长
团支部书记兼任班长,完善支委会和班委会协同工作机制,倡导学生党员担任团支部书记。
(二)支部书记兼任党章学习小组学生负责人
团支部书记应从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共青团员中择优推选,且应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在团员青年中有较高的威望,应肩负起支部内党章学习小组学习任务。
(三)团支书职责
1.组织团员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基本知识,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学习党章、团章和党团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
2.宣传、执行党和团组织的指示和决议,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找准服务大局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充分发挥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团结带领青年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3.组织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宣传教育,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主法治教育,组织团员和青年学习革命前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团员和青年抵制不文明行为,坚决同各种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弘扬网上主旋律,正确对待、理性使用网络。
4.对团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健全团的组织生活,定期开展主题团日,及时更新团员信息,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监督团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团员的权利不受侵犯;做好团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加强和改进流动团员管理;做好团费收缴使用和管理工作;及时办理超龄团员的离团手续;关怀帮扶困难团员;维护和执行团的纪律,依规稳妥处置不合格团员。
5.对要求入团的青年进行培养教育,做好经常性发展团员工作,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程序、严肃纪律;做好“推优”入党工作;发现、培养和推荐团员、青年中的优秀人才。
6.密切联系、服务青年,向青年有效传播党的主张,凝聚广大青年的智慧和力量,了解、反映团员和青年的思想、要求,关心团员和青年的学习、工作、生活和休息,开展文体活动。
7.组织开展丰富、有益的团日活动,增强支部团员和青年之间的团结意识和互帮互助意识,营造积极向上,和睦,有朝气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六、推进步骤
(一)组织实施
各二级团组织将班团一体化工作作为深化共青团改革的重要内容,结合工作实际,细化通知的各项内容要求,认真思考、积极谋划,明确工作目标和具体工作举措,于2020年11月15日前制定出形成切实可行的工作推进计划,合理引导和督促基层团支部落实班团一体化工作。
(二)推动完成
各二级团组织于11月30日前完成基层团支部班团一体化工作,并将本单位完成情况报送至校团委。校团委就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
(三)年终考评
各二级团组织于12月10日前向校团委提交成文的工作总结(纸质版交至校团委办公室、电子版发送至ytw-zzb@zdxh.cn),涵盖各基层团支部的机构设置、支部委员简介及配备情况、支部开展工作情况、二级团组织指导工作或典型做法等方面。校团委将依据各二级团组织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年度工作评价。
(四)构建工作常态机制
2021年3月底前,校团委将对各团支部的实施情况和推进成效进行系统考评,列入年度“共青团评优”考核细则,对班团一体化的工作经验和创新做法等进行梳理提炼,并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推广运用,积极推动学校共青团深化改革。
共青团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委员会
2020年10月26日
(联系人:黄琳
联系电话:020-87065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