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系团总支、学生团体: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两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建党95周年,为紧紧抓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积极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因地制宜开展生动活泼、便民便利的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院团委决定于今年暑期继续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两会精神为契机,以引导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宗旨,按照“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和“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组织我院学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服务活动,努力扩大活动覆盖面、提升活动实效性,探索总结实践育人新机制。
二、活动主题
明德励行,格物融知
三、活动对象
所有在籍并按时注册的在校生
四、活动时间
2016年7月16日—8月30日
五、活动类别
政策宣讲、文化艺术、教育培训、敬老爱幼、法律援助、社会调查、医疗卫生、科技帮扶、产业规划、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
六、活动流程
(一)组建实践团队
1.统一组队:各系团总支、学生团体根据活动主题,确定实践调研课题,明确实践目标,规划实践内容,招募组建团队。
2.个人组队:学生根据自身的专业优势、专业兴趣、技能特长、地域优势以及活动主题自主组队,允许跨年级专业组队。
3.组队要求:
①每个团队必须由1名老师指导带队(带队指导老师不允许同一时间段带多支团队),负责团队实践活动指导和管理,并负责对团队学生成员进行相关培训;
②每个团队要指定团队负责人,负责人要求具有一定社会实践经验,对实践地经济、社会、人文状况熟知,具有较强沟通协调能力(团队负责人有带队经验的优先考虑立项,需在团队立项申报书中注明);
③每个团队队员间要有明确的分工(可跨系跨专业组队);
④每个团队要有明确的实践区域及对接单位;
⑤每个团队要有至少一个专题调研、科研攻关或社会调查课题,要有预期的实践成果;
⑥每个团队规模为5-15人(不包括带队指导老师),每名学生只能申请参加一支团队。
(二)选题并落实实践地
各系、学生团体可参考《中山大学新华学院201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选题内容》(附件1)进行暑期社会实践选题申报,并认真筹备,审核入围的实践项目将给予经费等支持。各拟组建团队根据确定的实践内容和实际情况自行联系实践地,团队负责人可到两校区院团委办公室领取《中山大学新华学院201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专用介绍信》并获得实践服务地接收证明(原件或传真件),作为活动立项的重要依据。
鼓励各团队与实践地签署长期合作协议,团队负责人可到两校区院团委办公室领取《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三下乡”社会服务基地合作意向书》及基地牌匾。
(三)宣传系列活动
1.“三下乡”摊位咨询
①活动时间:4月18-20日
②活动地点:两校区校道
2.“三下乡”宣讲会
①会议时间:4月25-26日
②会议地点:两校区教学楼
(四)申报实践项目
1.各团队认真填写《中山大学新华学院201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立项申报书》(附件2)并撰写活动策划书,以系为单位于5月9日17:00前报至两校区院团委办公室;
2.院团委将于5月上旬对申报项目进行材料评审及第一轮答辩,通过了解各团队实践地情况(环境、特色、当地需求)、实践项目,筛选出排名前60%的团队进行立项;
3.院团委将于5月中旬进行第二轮答辩,通过深入了解团队调研课题、实践方案,拟评选出重点团队、培育团队、自费团队,并公布立项团队名单。
(五)培训动员大会
开设中山大学新华学院2016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骨干培训班,为实践团队骨干成员提供培训。
1.培训时间:2016年6月中下旬;
2.培训内容:(支教)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社会实践调查方法培训、下乡须知、材料上交要点等内容,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六)出征仪式
1.活动时间:6月下旬
2.活动地点:东莞校区足球场
(七)经费支持
1.资助方式:采取学院、个人(或团队)和社会企业共同出资的方式筹集实践活动经费。学院资助经费主要用于支付实践团队的基本活动费用,同时鼓励各实践团队向社会筹集经费或寻求赞助,实践活动经费完全依靠自筹的团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立项。
2.资助额度:重点团队3000元/队,培育团队1500元/队。成功立项的团队,可在活动开展前领取30%的活动启动资金,项目结束且验收合格后方可报销剩余资助经费。关于经费报销具体要求详见《中山大学新华学院201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经费报销具体要求》(附件3)。
七、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各系团总支要充分认识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抓好工作落实,引导学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广大青年学生。宣传鼓励本系级导师、青年教师带队实践,加强对学生实践活动的监督、管理、服务、引导。
(二)长期规划,重点部署
各系团总支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和专业性,对此项工作做长期性的规划,以此为契机加强基层组织的实习见习基地建设。鼓励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大学生科技创新相结合,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现状,从而使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提供保障,注意安全
各系团总支要设立“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专项经费,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协调好相关单位,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学生的安全。
院团委统一为参加今年“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同学办理保险,各团队需认真填写《中山大学新华学院201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个人责任书》(附件4)及《中山大学新华学院201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xx系xx团队赴支教调研人员投保名单》(附件5)。
如有特殊情况,院团委将为参加今年“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需留校的同学办理留宿手续,有需要的团队认真填写《2016年暑假留校登记表》(附件6)。
各系团总支应对参加“三下乡”活动的全体学生进行安全专题教育,增强同学们的安全防范、遵纪守法和自我保护意识。在开展“三下乡”活动过程中,各系团总支应指定专人负责与下乡团队保持联系,以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四)广泛宣传,积极引导
为进一步提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各系团总支、学生团体要把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列入计划,利用现有宣传渠道,开辟专题、专栏,组织精干力量深入一线采访报道,为活动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2016年,将继续推广实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使用办法(试行)》(附件9)。
各团队应围绕党的十八大精神,多视角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并进行调查研究;鼓励学生党支部、学生社团等组织组队参与项目申报;鼓励各团队多方面、多渠道筹集社会实践活动经费。
八、总结表彰
(一)活动总结
各团队于开学后第一个星期内将开展活动的总结材料纸质版报以团队为单位至两校区院团委办公室,电子版材料以团队为单位打包发送至【zdxhsanxiaxiang@126.com】。具体提交要求详见《中山大学新华学院201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材料提交项目及要求》(附件7)及根据《中山大学新华学院201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评优办法》(附件8)申报相关奖项。
(二)项目表彰
院团委根据各团队上交的总结材料,对项目开展情况进行审核,并根据《中山大学新华学院2016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评优办法》(附件8)评选出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
联系人:代亮 涂婷婷
联系电话:0769-82676842
公共邮箱: zdxhxbsqjh@126.com
密码:zdxhxbsqjh2014
附件:
1.《中山大学新华学院201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选题内容》
2.《中山大学新华学院201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立项申报书》
3.《中山大学新华学院201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经费报销具体要求》
4.《中山大学新华学院201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个人责任书》
5.《中山大学新华学院201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xx系xx团队赴支教调研人员投保名单》
6.《2016年暑假留校登记表》
7.《中山大学新华学院201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材料提交项目及要求》
8.《中山大学新华学院2016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评优办法》
9.《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使用办法(试行)》
共青团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委员会
2016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