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化校园”
座谈会圆满结束
为全面总结“美化校园”志愿服务活动阶段成果,科学部署下一阶段工作规划,进一步激发广大师生参与校园环境建设的积极性,2025年4月23日,广州新华学院第七届“美化校园”志愿服务活动工作座谈会议在东莞校区4栋学生社团活动中心A区顺利召开。会议由校团委联合总务处共同组织,校团委书记代亮和总务处校园管理科科长吴东扬出席会议,校青指学生干部及东莞校区各志愿服务队学生负责人共同参加会议。
本次座谈会以"总结经验、优化机制、提质增效"为总体目标,重点围绕各院系志愿服务队项目实效提升、校园环境治理难点攻坚、常态化工作机制建设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会议通过系统梳理各院系志愿服务队的问题,精准呈现大家在“美丽校园”建设中的特色成果,同时剖析了跨院系协同不足、专业优势发挥不充分等共性问题。并就深化各院系志愿服务队协同、创新服务形式、强化激励机制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切实提升各志愿服务团队的参与度和创新力,为深化“美丽校园”建设注入持续动能。

会议现场
师生共筑芳园景,碧树长维赤子心。自“美化校园”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以来,各志愿服务队积极响应号召,常态化推进环境优化工作。为及时总结阶段成效、部署下一工作安排,各志愿服务队负责人依次就现阶段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




各院系志愿队负责人进行美化校园工作汇报
共建文明校园,同护绿色家园。校青指学生干部陈紫宜系统解读文件,从多维度进行详细说明,协同推进相关工作。后续将会通过设置周巡查、月评比的动态管理方式,确保校园环境治理工作常态长效开展,号召大家积极主动共同打造生态、人文、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

校青指学生干部陈紫宜解读文件和阐述工作安排
聚智赋能擘画新篇,协同创新共谋发展。在座谈会议研讨环节,出席会议人员展开激烈的讨论,为活动继续开展出谋划策。现场提出形成可行性方案,推动优质创意转化为实践成果。通过开放式研讨,各人员就构建“校园治理共同体”达成共识,为深化校园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创新动能。


出席会议人员进行交流发言
校园深耕贵在恒,师生共建谱新章。在交流发言环节结束后,校团委书记代亮和总务处校园管理科科长吴东扬就下一阶段校园环境优化与文明提升工程作出部署。
总务处校园管理科科长吴东扬老师对志愿服务工作安排提出以下几点:1. 工具采用现场领取制,志愿者服与工具在各区域定点发放;2. 针对储物空间不足问题,将按就近原则在楼梯间等区域设置物资存放点,要求分类摆放工具并挂牌标识;3. 大型活动区域需协调后勤人员协助搬运物资;4. 强调志愿服务需注重问题导向,各区域应梳理重点难点,活动后及时复盘整理。吴老师补充建议大规模活动可采用分专业、分楼栋的分散管理模式,提醒注意工具规范收纳与区域环境维护,并对志愿者的持久付出表示感谢。

总务处校园管理科科长吴东扬讲话
校团委书记代亮针对校园综合治理及志愿服务活动提出系统部署,核心内容分为两大板块。一是校园管理优化,明确各志愿队的协同分工,建立专用物资管理机制,实行钥匙专人统筹与挂牌制度,强化各院系志愿服务队责任;通过可视化宣传展现后勤工作成果,促进跨院系志愿服务队透明协作,规范执行流程以提升治理效能。二是志愿服务升级,构建全员参与机制,增强大家的环境意识,通过实践体验增强普通学生的服务认同;注重服务场景首因效应,强化各院系志愿服务队与环境维护联动,号召师生共建校园文化。方案着力解决职能重叠、协作不畅等问题,通过流程标准化和资源整合推动校园治理与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校团委书记代亮讲话
碧树琼枝勤灌溉,桃芳李艳共栽培。在师生代表的热烈交流与智慧碰撞中,广州新华学院第七届“美化校园”志愿服务活动工作座谈会议圆满结束。本次会议围绕校园卫生文明、志愿服务管理、长效机制建设三大维度展开深度研讨。既有创新思路的碰撞,又有实践经验的分享。这场充满建设性意义的座谈会议,将会为打造具有新华特色的花园式校园擘画崭新蓝图,书写更加美好的新华校园篇章。
编辑:张淑怡
初审:谭蔼琪
复审:郑 潇、罗佳芸
终审:代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