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总结经验、做好典型宣传、发挥育人实效,近期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学生联合会向全省各地各高校征集了一批实践案例,并精选汇编,发布了《关于公布2024年广东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品牌项目及典型案例的通知》。
其中,我校资源与城乡规划学院岭南古遗突击队项目入选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100个品牌项目,公共治理学院名撼岭南突击队、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至“善”至“美”突击队、管理学院蕙兰翁逸突击队项目入选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600个典型案例!
“百千万工程”突击队100个品牌项目

资源与城乡规划学院岭南古遗突击队
岭南古遗突击队致力于深入挖掘和创新转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跳花棚’的文化内涵与经济潜力。以构建非遗文化墙、设计农产品包装、开发“非遗+电商”小程序平台、制作宣传视频等方式进行宣传。通过融合‘文化创新、数字化管理与新媒体传播’的策略,推动化州市乡村振兴示范带的联动发展,有效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之间的脱节问题。

“百千万工程”突击队600个典型案例

公共治理学院名撼岭南突击队
名撼岭南突击队聚焦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当地“粤北生态文旅古镇”的发展目标,立足当地资源禀赋,重点关注当地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红色资源、产业经济这四个方面,实地调研1镇15村,开展“调研+规划+宣传+设计”四位一体专项行动。同时,突击队还针对性进行黄圃镇休闲旅游发展调研,按照“休闲旅游+文化”、“休闲旅游+生态”、“休闲旅游+红色”等“旅游+”思路,向当地提出行之有效的发展规划方案,并协助当地打造富有地区特色的休闲旅游主题可视化IP,丰富休闲旅游产品供应。

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至“善”至“美”突击队
至“善”至“美”突击队在汕尾市海丰县联安镇开展“‘鹭影禾香’农文旅乡村振兴示范带发展路径研究”调研与研学活动,针对当地农文旅资源整合不足、宣传渠道单一、青年人才流失等问题,提出融合发展模式的对策。突击队以文化研学为核心,结合实地调研、红色文化讲解、文化宣传、社区服务与文化交流等多元化活动,有效拓宽了实践地的宣传面,提升文旅品牌影响力。

管理学院蕙兰翁逸突击队
蕙兰翁逸突击队以“直播+短视频”助力翁源县农文旅宣传为主题,针对当前翁源县仍面临着基础设施薄弱、农文旅融合机制不够深入、文创产业挖掘力度不足、缺乏现代化的数字基础设施的问题,通过云旅游、云销售、云科普三类直播形式与短视频制作,让翁源风光通过主流媒体力量展现到更多观众面前,并融入原创设计鹰嘴蜜桃、兰花等三类各具地方特色IP,将其制作成手机支架、抱枕等五类文创产品,为宣传地方特色增添一抹新华色彩。

我校将以“百千万工程”为纽带,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深耕实践育人新路径,通过青年力量与基层需求的双向奔赴,培育兼具家国情怀与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学校聚焦“乡土所需”与“青年所长”的深度融合,以创新服务模式赋能乡村发展,让田间地头成为青春建功的课堂,让青年智慧在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绽放灼灼光华。
文:林雅颖
图:校团委实践部社会实践服务中心
编辑:苏敏昭
初审:谭蔼琪
复审:郑 潇、叶沛瑜
终审:代 亮